1、1.有機溶劑法有機溶劑法是利用油性污垢可溶于有機溶劑的原理來進行清洗的。
2、常用的溶劑有甲苯、二甲苯、汽油、酒精、四氯乙烷和松節(jié)油等。
(資料圖片)
3、有機溶劑對油脂的溶解力比較強,只需要使用少量溶劑即可清除大量的油脂污垢。
4、清洗操作方便,如果除油劑選擇正確,能迅速去除油性污垢,一般混合溶劑比單一溶劑洗滌效果好,清洗范圍也更廣。
5、但大多數(shù)有機溶劑易揮發(fā)、易燃燒,甚至會爆炸。
6、在生產(chǎn)、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有機溶劑大多存在一定毒性,人體長時間接觸會使某些功能在一定程度受到損害,尤其是毒性較大的鹵代烴、甲醇、乙醚等溶劑。
7、而且不適合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大范圍使用,因為其清洗成本較高。
8、2.堿性洗液法堿性洗液法是以堿性物質(zhì)為主的化學清洗方法,因清洗成本低所以早期就被廣泛使,堿性洗液法除油效果顯著,清洗成本低,過去在多種行業(yè)內(nèi)用于清洗油污。
9、但堿性洗液對洗滌物品和操作人員的皮膚都有較強的腐蝕性,堿性洗液對非皂化性油脂不起作用,不能清除礦物類油脂,具有一定局限性;而且經(jīng)堿性洗液清洗過的物件,需要大沖洗量的水才能清洗干凈,比較費水,一般用于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洗滌無明顯腐蝕作用的黑色金屬和某些非金屬材料。
10、3.水基型表面活性劑清洗法水基性表面活性劑清洗法,是利用配有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以及多種洗滌助劑對油污進行清洗的方法。
11、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具有潤濕、乳化、分散、滲透、剝離、增溶等作用,可使多種油性污垢乳化剝離在清洗液中,達到完全溶解和脫除的目的。
12、添加多種助劑既可顯著增強洗滌能力,又能降低洗滌成本。
13、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油垢大都為混合型油污,有機溶劑及一般的堿性清洗劑對于這類混合型污垢清除效果差,對堿液不能起皂化作用的礦物性油垢,水基性表面活性劑清洗劑的清洗效果比較好。
14、水基型表面活性劑清洗法是目前化學清洗法中非常簡便、安全的清洗方法,不會產(chǎn)生劇烈的化學反應(yīng),通常在冷水或溫水中進行,不容易揮發(fā),對工件和皮膚不會產(chǎn)生腐蝕,清洗成本低,方便運輸,易于儲存,非常適合在工業(yè)清洗中使用。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